現在絕大多數工業互聯網平臺、物聯網PaaS平臺,都處于平臺發展早期,功能還不完善;還處于由技術驅動研發功能階段。但產品的完善,都需要通過實踐檢驗,并通過用戶反饋出真正的需求。
水平平臺是為垂直平臺技術賦能;所以水平平臺的用戶是垂直平臺的開發者。也就是說水平平臺的功能,需要垂直平臺開發者在實踐應用中,不斷提出功能需求,不斷完善平臺功能。
沒有*個垂直平臺的完善,水平平臺也很難完善。
就比如淘寶、京東最早算是垂直平臺,是零售行業的應用平臺。淘寶、京東最早根本不算平臺,就是互聯網應用。但隨著電商業務的不斷發展,業務規模不斷增大,對技術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,由電商平臺,不斷促進技術平臺的完善。所以淘寶、京東的云計算平臺,是經過電商垂直平臺的檢驗,而逐漸完善的。
當淘寶、京東把云計算功能開放出來,就成為了的水平平臺。
對于物聯網平臺而言,增加了很多設備連接的功能,同樣需要垂直平臺的完善。
但對于現在發展階段,嚴格意義的垂直平臺還不多。垂直平臺是要成為第三方機構,為行業賦能的。而為行業賦能的第三方需要有行業經驗,垂直平臺的演變路徑有多種,我看到常見兩種:
1、行業龍頭將行業標準,最佳實踐,通過一個子公司,或者股權關聯公司來形成平臺。比如歐冶云商,就是寶鋼占股的公司。海爾的個性化定制平臺,目標是做成平臺型公司,但能否成為平臺,取決于海爾之外的家電公司是否愿意入駐這個平臺。
2、傳統的為某一個產業提供解決方案的企業,通過SaaS平臺為行業內企業提供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