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物聯網的入門教程,環境越簡單越容易入手。
而物聯網發展的早期,普及的應用也是借助于完善的手機應用生態[移動應用生態]開始普及的。
就如以前文章中提到的,導航系統實際上是已經非常普及的物聯網應用,雖然最早期的導航系統是裝配在汽車上的,但是隨著導航軟件的進一步普及,手機的導航軟件越來越普及。
這里有一個趨勢:專有設備的物聯網應用,更多的集成到成熟的通用的應用容器中。
這里的通用的成熟的應用容器指的是手機應用。
比如,專有的車載導航軟件被手機導航軟件所取代;曾經流行的手環功能(記錄運動狀態)被手機功能所取代;專有的照相機(卡片機)被手機取代[當然包括一些圖像傳感功能],通過圖像與人工智能結合的圖片傳感功能被廣泛應用(比如現在水表的抄表功能、快遞員通過手機的掃碼應用);專有的錄音設備被手機取代,等等功能。
在現實生活中,很多傳統的專有設備的工具,逐漸被通用手機[傳感器+應用]所取代。
專有設備被通用應用容器(指手機)取代的主要根源有以下幾個:
1、手機上傳感器的增加;
2、手機軟件開發生態的完善;
3、設備類通訊還不完善。
最早期的智能手環的應用,手機上的傳感器少,需要通過藍牙與手機通訊傳遞數據。在手機上增加了更多傳感器之后,手環的功能可以被手機取代,逐漸的智能手環用戶開始減少,利用手機記步的用戶開始普及。